2021-10-18 15:28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提供考试刷题: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公文(10.18)。更多关于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公文(10.18),湖北公务员试题资料的内容,请关注湖北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
面试礼包:2024湖北省考面试礼包
面试课程:2024湖北省考面试课程
1 、(单选题)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家长应当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实现。这种法律规范属于:
A.禁止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奖励性规范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义务教育法知识。
第二步,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为某种行为的规范。根据这类规范,主体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如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题干中家长应当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实现,这种法律规范规定了家长必须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属于义务性规范。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禁止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不得为某种行为的强行性规范。刑法中多属此类规范。题干并未提到禁止家长不得为某种行为。A项错误。
C项:授权性规范,是指授于公民、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可以自行抉择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例如,继承人是否行使继承权,可以由他自己决定。题干未体现家长自行抉择。C项错误。
D项:奖励性规范,是指给予各种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行为,予以表彰或特殊奖励的法律规范。奖励性规范实际上是调整性规范,根据它产生的权利,任何人不得违反,否则也将受法律追究,因而奖励性规范也需同保护性规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保证其作用。D项错误。
考点
法律
其他法律
其他(法律)
来源
2018上半年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第51题
2 、(单选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职权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基本制度知识。
第二步,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体现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社会主义民主实质的根本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形式,是人民把国家的、民族的和自己的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中,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可靠保证。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少数服从多数”是我国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体现,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条,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与题干无关。A项错误。
B项:集体行使职权是人大工作的基本原则,这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所要求的,但不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B项错误。
D项:平等原则是民法基本准则之一,与题干无关,并非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D项错误。
考点
法律
宪法
国家基本制度
来源
2015.8.29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29题、2017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事业单位笔试真题第31题、2018.12.16河北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招聘考试真题第10题、2018.5.12山东省德州市直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55题、2019.5.11天津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题
3 、(单选题)根据《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下列不属于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的是:
A.工资福利争议
B.辞退争议
C.辞职争议
D.履行合同的争议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下列人事争议:(一)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二)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社团组织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五)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仲裁的其他人事争议。所以BCD项属于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不包括A项的工资福利争议,A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考点
法律
其他法律
其他(法律)
来源
2016.12.3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真题第22题
4 、(单选题)《民法总则》规定,()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A.8
B.10
C.12
D.16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A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考点
法律
民法
民事主体
来源
2018.12.1重庆市大足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第56题
5 、(单选题)2018年5月11日,于欢案背后吴学占团伙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一案,于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关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不包括单位
B.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明确的故意
C.本罪的客体为社会管理秩序
D.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行为
正确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指组织、领导或者参加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
A选项,本罪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包括单位。A选项错误,当选。
B选项,本罪主观方面必须有明确的故意,即明知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而积极参加;明知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而组织、领导;如果不了解情况,参加了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事后退出的,可能构成别的罪,而不按本罪追究刑事责任。当然,如果参加时不明知,加入后明知了仍不退出,则应按本罪追究刑事责任。B选项正确,排除。
C选项,本罪的客体为社会管理秩序。C选项正确,排除。
D选项,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行为。D选项正确,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
法律
刑法
犯罪概述
来源
2018年事业单位万人模考第四季第24题
6 、(单选题)在受灾人员救助方面,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
A.过渡性安置
B.恢复性安置
C.一次性安置
D.长期性安置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应当及时核实本行政区域内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恢复性重建安置措施和题干不符。B项错误。
C项:一次性安置指拆建人对搬迁户进行永久性安置的一种安置措施。房屋拆迁安置有一次性、二次性之分。与二次性安置相比。一次性安置既可以减少居民不反复搬迁的费用及麻烦。又可以简化建设单位的安置工作。一次性安置是对于房屋拆迁户,而不是受灾人员。C项错误。
D项:安置服务是指将服务对象带离原有生活场所进行暂时或替代性安置的服务。安置服务根据时间的长短分为暂时性安置、短期安置、长期安置、永久性安置。与题干无关。D项错误。
考点
法律
其他法律
社会法
来源
2019.3.30江西省南昌经开区事业单位考试2019年社区工作者招聘社会工作实务真题第28题
7 、(单选题)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国家
B.人民
C.共产党
D.政府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B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根据《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
法律
宪法
宪法基本理论
来源
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真题及解析第16题、2018.12.12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交警招聘试题第47题
8 、(单选题)依照我国《刑法》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具有的目的是:
A.谋取利益的目的
B.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C.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D.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B项中的“不正当利益”符合法律原文,其它项不符合法律原文。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受贿罪,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根据第三百八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考点
法律
刑法
刑法分则
来源
2016年雷波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真题第51题
9 、(对错题)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应当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工会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工会法》第十七条,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应当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罢免工会主席、副主席必须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非经会员大会全体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不得罢免。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
根据《工会法》第十八条,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但是,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
考点
法律
其他法律
其他(法律)
来源
2019.4.13河北省石家庄工会笔试真题第41题
10 、(单选题)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刑罚处罚性
D.犯罪主观方面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犯罪构成要件是刑法规定的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的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诸事实特征。即犯罪构成的要素。犯罪构成四要件说是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模式,认为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应为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说明某种犯罪危害了什么样利益的要件;
客观方面:说明犯罪是在什么样的客观条件下,用什么样的行为,使客体受到什么样危害的要件;
犯罪主体:说明犯罪是由什么样的人或单位组织所实施的要件;
主观方面:说明犯罪主体实施犯罪时主观心理状态的要件。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根据《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所谓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可见犯罪具有如下特征:
①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②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③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考点
法律
刑法
犯罪概述
来源
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21题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